<!--go-->
鹿溪书院的学堂之内,先生陈河正在给学生们上课。
陈河放下书本,背着手缓慢地踱起步来:“今日咱们来议一议时政。近年来,黄河多次泛滥,百姓苦不堪言,皇帝陛下欲亲自巡河勘看实况,好依此来制定治河方略。”
“关于这治河方略嘛,朝中诸公争论不休。有说当循前人之法,以疏通为主,清理河底淤泥;也有像大理寺少卿潘时良所主张的,高筑堤坝,收窄河道。关于这两种言论,诸君怎么看?这时政论述也是乡试必考科目,不必拘谨,畅所欲言即可。”
前排一个学生当即站了起来:“历来治理黄河,都是筑堤清淤,这大理寺少卿为何要收窄河道?河道一窄,水位增高,一旦到汛期,黄河岂不是更容易溃决?这还有什么好说的?”
“阁下难道不曾听过束水攻沙?”另一人不赞同道,“这是潘少卿提出来的理论。收窄河道,水位虽然增高,但水流也会加快,如此便可冲刷河底泥沙,肃清河道,一劳永逸,岂不是比清理淤泥来得更加方便快捷?”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baowen1.com
(>人<;)